新闻资讯

《茶叶分类》国际标准惹谁了?

  

  最近,业界有关普洱生茶遭遇《茶叶分类》国际标准“除名”的争论不断涌现,在社交平台吵成一片。

  这桩公案的起因是,4月中旬,由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:2023《茶叶分类》正式发布。

  该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,将茶叶分为红茶(传统红茶、红碎茶、工夫红茶、小种红茶)、绿茶(炒青、烘青、晒青、蒸青、碎绿茶、抹茶)、黄茶(芽型、芽叶型)、白茶(芽型、芽叶型)、青茶(乌龙茶)、黑茶(普洱熟茶、其他黑茶)六大类,同时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,如做形、闷黄、渥堆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关键工序名词。

  显然,新发布的国际标准是在1979年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提出的“六大茶类”分类法基础上完成,依据仍然是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,业界争议的焦点则集中在,国际标准将普洱熟茶单独列入黑茶类,普洱生茶则不见了踪影。

  制定国际标准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,有理由相信宛晓春教授及其团队是负责任的,也是极具专业素养的。其实,在这个《茶叶分类》国际标准出台之前,尽管有陈椽教授的“六大茶类”分类法、《茶叶分类》国家标准在先,但有关普洱茶如何归类的民间讨论一直存在。

  1973年,采用后发酵工艺、具备黑茶属性的普洱熟茶才研发成功,在此之前,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,指的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,经蒸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。2008版《普洱茶》国家标准,对此有着明确定义。注意普洱生茶的晒青、蒸压这两个关键词,对应的正是《茶叶分类》国际分类中绿茶一项包含的晒青、蒸青等工艺。不揣冒昧,这也许是标准制定者在反复斟酌之后,给普洱生茶留的一道“暗门”。而《茶叶分类》国际标准将普洱熟茶单列入黑茶类,也可谓用心良苦。

  回到争议的原点,传统意义上的绿茶是不发酵茶,如果将普洱生茶归入绿茶门类,一定会招致许多业内人士的激烈抵触,因为这与普洱生茶“越陈越香”的说辞相抵牾,从藏茶、囤茶的情感上也难以接受。

 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,普洱生茶虽然是后发酵茶,但其原料晒青毛茶是不折不扣的绿茶。这或许会颠覆不少人的认知,因为传统意义上的绿茶要经过高温杀青,使茶叶中的酶失活,从而防止进一步的发酵和氧化。绿茶通常被认为是不会继续发酵的茶类,绿茶中的毛尖类、碧螺春类、龙井类等小叶种茶,保存过程中要隔绝空气。但在长期存放过程中,绿茶如果与空气接触,茶叶化学成分依然会发生转化、分解和重组,这也可以视作陈化过程。市场上追捧陈年绿茶的茶客,对此应该很有体会。

  普洱生茶与传统绿茶的交集在于原料制作工艺,但在成品形态、包装方式、存放环境乃至品饮文化方面分道扬镳。

  需要重新审视普洱茶这一独特的品类。在《茶叶分类》国际标准的大背景之下,如果非要给普洱茶讨个说法,将普洱生茶归入“适合长期存放的绿茶”,也许更贴切一些。或者,干脆将普洱熟茶易名为“云南黑茶”,普洱生茶仍沿用传统的“普洱茶”名号,这样,普洱茶的区域品牌意味会更加明晰起来。

  茶叶分类的初衷,是为了确保茶叶在制作和品质方面的一致性,注重茶叶生产和品质的规范化,便于消费者进行比较和选择。2019版《茶叶国际标准》中,也并没有规定茶叶的分类方法,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统一的方法来评估茶叶的质量和口感,并确保在跨国交易中茶叶的一致性以及保持品质的稳定性。但在茶叶国际贸易实际操作中,茶商通常会根据茶叶的产地、品种、等级等因素进行分类和标记,以突出产品的价值。

  “六大茶类”的分类法尽管沿用多年,但并非科学意义上的严格分类法,也无法涵盖国内数以千计的地方茶叶门类。《茶叶分类》国际标准,其实并无多少新意,其政治意义更大于学术价值。

  无论将普洱茶归入哪个门类,对于普洱茶的未来,并无实际影响。最起码,茶叶分类还是中国人定的规矩。大可不必情绪化地喊打喊杀,无限上纲上线,要生撕了标准制定者……这决非学术讨论的态度。

  说到底,回归茶叶的质量和品饮口感本身,才是正道。

  2023.5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