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彩贵州网讯(本网记者 杨婧)“我做了10年的茶,一路走来,看到了我们贵州茶从一开始的小、散,朝着现在的规范化、市场化、专业化方向发展,贵州茶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,逐渐被世人所熟知。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做干净茶、放心茶,向宣传推广贵州茶的道路上努力着。”4月19日,贵州湄茗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。
罗艳向记者展示自己厂里的批发茶样品 杨昌鼎 摄
90后罗艳是湄潭当地的“茶二代”,从小就看着父亲采茶制茶卖茶。
“那时茶叶卖不了多少钱,家里很穷,我只能外出打工进厂。”18岁那年,为了帮补家用,罗艳只身一人到福建省打工,进了一家鞋厂。
后来,贵州大力发展茶产业,湄潭作为“核心区”之一,获得了极大发展。靠茶奔小康的茶农们自豪地在自家院墙外打出了“到湄潭当农民”的标语。
茶二代罗艳受到了感召,和先生一起返乡创业。“由于家里祖祖辈辈一直和茶叶直接或间接地打着交道,我们对这片茶园有着很深厚的感情。”罗艳说。
罗艳开始学习采茶、制茶、泡茶等知识。2014年5月,对茶有了一定了解的她在湄潭开了一家茶叶加工厂。
罗艳闻茶叶的干香,判断茶叶品质 杨昌鼎 摄
提起自己的做茶经历,罗艳感受颇深。刚开始做茶的时候,只是一个小作坊,做零散的茶叶销售。虽然店铺规模不大、销售也比较单一,但当时的她心里就已经埋下了要用心做干净茶、生态茶、放心茶的种子,对于自己出售的茶叶质量把关很严。
父亲做茶的严谨态度也深深影响了罗艳。老人家对每一款茶都反复品鉴,研究,价格高低从来影响不了他在制茶专业上的追求。
积累了更多客户后,批发成为罗艳业务最大的板块。虽然走量,利润很薄,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做茶的专业。
“好的产品,要从源头做起。”为了保证茶叶品质,他们一家人分工协作,先生和父亲在种植、管护、采摘、加工等环节对茶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。茶叶从哪里来、到哪里去,她都心里有数。村里就有茶青市场,罗艳并不采用茶青经纪人这种省力方式,自己去收茶青,现场把控品质。
人年轻就要多学习。罗艳说,这几年外出跑市场销售,也停下来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自己。
如今,她的茶叶店“回头客”越来越多,生意一年比一年好。“别看这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,它身后链接着众多采茶工、制茶师的利益。我的责任就是努力将家乡的茶、茶文化推向全国,通过市场带动茶产业,增加乡亲的经济收入。”罗艳如是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