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清代政和茶叶的兴隆——茶叶发展史(五)

清初,全国政局稳定后,满清统治者充分发挥汉族官僚的作用,使被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。南方传统的茶叶生产,在明代的基础上更得以发展。特别是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起来的王朝,传统的游牧狩猎生活,使满人与饮茶结下不解之缘。入主中原后,茶更成为满清贵族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,茶事活动频繁,追求品茗艺术成为时尚。康熙和乾隆皇帝都嗜茶如命。每年谷雨前后,皇帝要品尝新茶,谓之“试茗”,这是清代皇帝的传统礼仪活动。正是由于最高统治阶层的高度重视和倡导,极大地刺激了各地茶叶种植、加工和贸易。为加强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管理,清朝廷甚至专门设有茶马御史。但由于清初实行海禁政策,又严重制约了茶叶贸易,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生产。

到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清政府平定台湾后,开放海禁,次年,又正式开海贸易。据《清实录》卷五记载:“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谕:‘九卿詹事科道遵旨会议:今海外平定......直隶、山东、江南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各省,先定海禁处分之例,应尽行停止......’”又夏燮《中西纪事》卷3“互市档案”也记载:“康熙二十四年,正式开海贸易”。因此,“雍乾间闽粤沿海各埠的对外贸易大大发展起来”,出现“大商巨贾,桅墙船出没驶风激浪中,脂腻而归”,“千帆万船,相继出海,舵水人等借此为活者以万计”的繁荣局面。正是在此大背景下,清中叶以后,政和茶叶栽培和加工生产均出现空前繁盛之局面。

清中叶后,茶叶贸易进一步扩大,根据《清史稿·食货》记载,在嘉庆前,清政府就开始实行“茶引”制度,即给茶商发放“茶引”,凭“引”课税。但福建和两广不颁“引”,“惟茶商到境由经过关口输税,或略收落地税”。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,清中叶后政和茶叶的生产、加工及流通均呈现空前繁荣景象。

首先是创制工夫红茶一一遂应仙岩工夫。陈椽《茶叶通史》记载,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江西赵姓茶商到遂应场 (今岭腰乡锦屏村),以当地小叶种茶为原料,创制红茶,称之为“遂应场仙岩工夫”。但据锦屏村茶人至今保存的 1926年在英国以英文发布的注册商标声明(即所谓《打假声明》)称,其时遂应场已建厂100多年生产仙岩工夫,则政和创制工夫红茶时间当在道光六年(1826 年)之前,比同治十三年 (1874年)早近半个世纪。

由于遂应工夫成品茶品质特佳,运销福州时受到各家茶行青睐,且被省城各大茶行视为标样茶,每年都要待仙岩工夫运到后方能定价开市。名品戴誉,极大地刺激了遂应红茶的生产,数年间茶商云集遂应场,茶号纷纷创立,最多时在遂应场竟有“万春生”、“万先春”、“万新春”等茶号20余家。而在县城也有“之恭”、“金圃”、“裕成”等茶庄专门经营遂应工夫红茶。

其次是“白毫银针”的创制和政和大白茶良种的发现和繁育。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编纂的《中国名优茶选集》及政和县政协《文史资料》等记载,清嘉庆元年(1796年),政和茶商周可白、邱国梁等人,就已用本地菜茶(茶树群体种)试制银针4箱,运往香港、澳门销售,获利颇丰。随后不少茶行竞相仿制。咸丰元年( 1851 年),铁山发现大白茶良种茶树,并创造出人工压条繁育法,这是茶树培育技术的一次大飞跃。由是从光绪十五年(1889年)起,便改以政和大白茶壮芽精制白毫银针,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政和白毫银针的品质,不仅迅速占领国内市场,而且远销欧、美多个国家。其时最高年产量达到1000多箱(每箱20公斤),市价每箱高达银圆326元,以致民间流传“嫁女不羡官宦室,只询茶叶与银针”之谚。

再次,光宣时期,政和茶叶新品不断出现,除银针白毫外,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茶商叶之翔等,第一次采用政和大白茶制造工夫红茶,从此,正式诞生“政和工夫”,并成为“闽红”三大工夫之首。光绪二十三年,政和茶商陈子陶与福州乾记洋行合作,以东平一带小叶茶为原料,首次制造小叶品种乌龙茶获得成功,其成品茶通过乾记洋行销往美国,大受欢迎。

宣统二年(1910年),政和昌义茶号老板范柳材(铁山东涧人,有的资料误作佑材),采用优良品种政和大白茶一芽三四叶为原料,创制出“白毛猴”,产品专销安南(今越南)。总之,清朝末年,政和茶叶新品、精品频频出现,名茶相继问世,呈现出一种百花竞放局面。正如乾隆时政和知县蒋周南在《咏茶》诗中写的:“丛丛佳茗被岩阿,细雨抽芽簇实柯。谁信芳根枯北苑,别饶灵草产东和。”“东和”乃政和之别称,可见在清中叶以前,政和之茶叶就已在北苑衰败后起而继之了。

尽管有清一代政和茶叶在生产制造方面颇多建树,但在流通、运销方面却相对滞后。由于宋、明时期,政和茶多属建茶,依托于北苑。元大德时移御茶园于武夷山后,武夷茶声名大震,北苑逐渐衰败,政和茶也失去依托,故清中叶以前,政和茶叶外销渠道不畅,甚至是有茶无市。乾隆后,政和茶叶往往要运到武夷山出售,致使知县蒋周南在《咏茶》诗中叹道:“上春分焙工微拙,小市盈框贩去多。列肆武夷山下卖,楚材晋用怅如何。”这位清代政和县的主官,深为政和县的优质茶叶没有自己的外销渠道,而要送到武夷山拼人武夷茶而耿耿于怀,殊不知正是他的这一“楚材晋用”的叹喟,为人们提示了政和茶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一一清朝初期,政和所产之茶叶已融人著名的“万里茶路”。

“万里茶路”是与“丝绸之路”齐名的国际贸易商道,它肇始于乾隆初,时有山西茶商到武夷山茶市收购茶叶,经闽赣孔道沿信江入鄱阳湖转汉口集散,然后或由汉水北上河南、河北、内蒙古,进俄罗斯,甚或到欧洲;或从汉口经长江而下至上海,转运天津,由陆路进西北利亚。武夷山茶市初设于下梅,后移到赤石。据民国《崇安县新志》记载:“清初,本县茶市在下梅、星村,道咸间下梅茶市转赤石······红茶、青茶向由山西客,俗谓之西客,至县采办,运赴关外销售。”其时,政和所产之红茶许多就是经由这条“万里茶路”而进入俄罗斯甚至欧洲的。

其实在清代,特别是清后叶,政和茶叶除运到武夷山经万里茶路运销之外,另外还有水、陆两道出境。水路以载重 1吨之木船为主,补之载重 600公斤之竹筱,经七星溪、东溪、建溪至延平,再改装大船至福州,或转口厦门,再转香港出口,这条航线丰水期可在城关马祖庙码头(在今南门大桥西侧) 装船;枯水期则在石圳码头集装。光宣时期,俄罗斯茶商在石屯沈屯村设立茶厂,专门生产砖茶,并组建一支有 10 余艘木船的专业船队,人称俄罗斯船队,既为沈屯茶厂运输砖茶,也为政和其他茶厂运茶。茶叶通常运到福州,再由海轮运往俄罗斯或欧洲。陆路则经由盐茶古道出境,或经澄源到寿宁,或经镇前、穆阳至赛岐,或经屏南至宁德,然后改由海路至福州、厦门、广州。这数条盐茶古道至今尚有迹可寻。

据陈椽《茶叶通史》载:“咸丰年间,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,雇用工人多至千计;同治年间,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,出茶多至万余箱”。这一时期,遂应场茶叶生产也得到空前发展,茶庄林立冠他乡,据有关回忆资料称,清宣统时,仅遂应场一村就有 20多家茶庄,如今尚知其名号的有:上德春、上瑞春、万春生(万裕生)、万福丰、永丰和、瑞先春(和记)、万先春、万新丰、万先丰、万新春(镇兴)、同天牲(成记)、大德生、万兴福13家。可以说清代末期,是政和茶叶发展十分昌盛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