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 执笔 张蓉 薛文春
在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——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,“昌世茶”仿佛成为一道伤疤。
近日,昌世茶门店所在的古桥茶街市场管理方,用一张塑料编织布遮住了店门。市场内,警惕“高价回购”“高息诱饵”的横幅随处可见。
茶价一路飙升又一夜暴跌、遭声讨维权,这家成立不足半年的公司,在市场内掀起轩然大波。据茶商估算,超过500位茶商被引诱入局,损失惨重,涉事金额或超5亿元。
“昌世茶”的崩盘也将活跃在茶叶市场的“金融茶”推向风口浪尖。近年来,个别茶企打着销售高端茶叶的名义,承诺一定期限后以本金加利息的方式予以回购,茶叶从而被赋予金融属性。
天价“金融茶”是怎么来的?“炒茶”之风又为何屡禁不止?疯狂的茶叶何时休?记者走进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一探究竟。
昌世茶门店被遮蔽。潮新闻记者 薛文春 摄
开业不足百天,昌世茶引超500人入局
据南方+客户端在12月6日的报道《上市三个月就爆雷!昌世茶成“金融茶”又一注脚》,从今年8月起,昌世茶业负责人就开始向芳村茶叶市场推广昌世品牌,并建立专门用于昌世产品交易的微信群,每提茶买入价起初为2万元左右,后来抬高到5万元左右,但从11月30日晚价格开始下跌,到第二天甚至跌至每提2000多元。
为求证事实,记者来到芳村茶叶市场,采访了多位茶商及广州茶叶协会相关人士。
经营户李莹从12月以来,没睡过一次好觉。为了买昌世茶,她一度刷信用卡、借钱,投入超百万元。
据她讲述,昌世茶公司共推出5款产品,眼见首批参与购买昌世茶的朋友赚了不少钱,10月,她也心动了。
昌世茶有两种购买渠道,一种是从厂家配货,需交保证金和锁仓一年的配货金,成为加盟商;一种是从五六个经销商(即“茶托”)手中买货,成为散户。
起初,李莹以散户形式参与,买了两提昌世茶,“单价33000元买入,两天后卖出,一提就赚2000元。”尝到甜头后,11月初,在昌世茶发布第三款产品时,李莹缴纳2万元保证金和20多万元的首次配货金,正式加盟。昌世茶加盟商分不同等级,保证金越多,等级越高,配货额也随之提升。李莹说,昌世茶有300多个加盟商,自己是等级较低的V1,每款产品可买5提。
昌世茶加盟方案。受访者供图
直到11月30日,第五款产品发布后,茶托的回收价突然比分货价低出近万元。第二天,恐慌的茶商们纷纷以越来越低的价格出售手中的昌世茶,可没人接盘。一夜之间,昌世茶从单价5万多元跌至数千元。
“本来想赚钱,结果亏到吐血。”提起昌世茶,35岁的普洱茶档口老板王斌接连叹气。入行两年多,王斌自认为“还算懂行情”,之前也炒茶,赚到了钱,“没想到这回,说崩就崩,猝不及防。”
一些干了20多年的“老茶人”也禁不住诱惑入坑。
在距昌世茶门店不足300米的一家商铺里,记者见到了双眼通红的陆红丽。她开了20多年的茶叶店,尽管只投入十几万买昌世茶,但暴跌带来的煎熬,让她身心俱疲。
芳村茶叶市场内,挂着昌世茶广告牌和警惕高息投资横幅。潮新闻记者 薛文春 摄
蔓延十多年,茶叶因何走向金融产品
针对“昌世茶”事件纠纷,芳村茶叶批发市场所在的广州石围塘街道回应,已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现场研处,对商户茶商的茶叶买卖合规行为进行核查。下一步,石围塘街道将强化部门合作,加强普法宣传,坚决抵制“金融茶”“天价茶”等违法炒茶行为,规范茶叶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。
从“老茶人”到新茶商,成立不足半年的昌世茶得以诱惑这么多人入局,离不开芳村长久以来的“金融茶”投资逻辑。
芳村茶叶批发市场。潮新闻记者 薛文春 摄
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号称中国茶叶市场的“华尔街”。它由芳村茶叶城、南方茶叶市场、古桥茶街等十余家市场组成,注册商家近4000家。多位茶商说,实际经营主体或达上万家。据公开资料,每年全国8成的普洱茶交易都在这里完成。
“金融茶”的交易标的正是普洱茶,一大原因在于它越陈越香的特质,是为数不多没有保质期的食品。广州一位资深茶叶专家介绍说,普洱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,不同于绿茶、红茶等,普洱茶易保存且越陈越香,“时间赋予了普洱茶特殊价值,让它不仅具备品饮价值,还有流通、收藏、文化价值,甚至金融属性。陈年的顶级普洱茶市场价值真的会高达几十万一片。”
其二,市场需求悄然提升着普洱茶的价值。在时间的推移中,保存完好的老茶数量稀少,而随着普洱茶知名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,高品质的普洱茶备受青睐,稀缺性使老茶身价不断上涨。
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内,八成以上门店经营普洱茶。潮新闻记者 薛文春 摄
最后,在资金堆砌和控制发行量的金融手段运作下,普洱茶逐渐向金融化标的物靠拢。如今,在芳村茶叶批发市场遍布的大益茶可谓“金融茶”鼻祖。2007年左右,大益茶创始人吴远之带着资本入场,用高调的宣传包装和限量的配货手段打造出“号字茶”系列,“他是金融人,用金融手段运作茶企,很成功。”上述专家透露,目前,全国有2000多家大益茶经销商。
一如资本市场,普洱茶逐渐衍生出一级市场、二级市场,以及发行方、投资者、经纪人、行情报价系统和交易平台。但目前,国内没有建立正规的茶叶期货交易市场,“金融茶”在市场的交割,长期游离在灰色地带。
不过,上述专家认为,大益茶的长期有效运转依靠的是两条产品线,“它历史悠久,做茶考究,一些产品确实有足够的价值,在市场上有消费者购买,是‘消耗茶’;同时,它也有只在投资人手中流通的‘金融茶’。”
大益茶门店。潮新闻记者 薛文春 摄
近几年,随着传统经营利润日益微薄,个别茶企模仿大厂商发展路径,涌入单一的“金融茶”赛道,炒茶高峰重现。经营普洱茶10年的李莹坦言,“消耗茶”生意越来越难做,“市场里几乎没有人,平时卖出一件茶只赚一两百元。”在整个批发市场最繁荣的芳村茶叶城,如今也有两成商铺闲置。而茶商数量的急剧下降,又导致增量资金无法持续,进而“金融茶”爆雷事件层出不穷。
12月6日,“广州荔湾发布”发文称,与2007年和2014年的炒茶高峰不同,2021年炒茶高峰出现了量在价先的迹象。投资者需谨记,炒茶并非投资博弈,而是高风险“赌局陷阱”。
上述专家分析称,从历史上看,普洱茶行业的炒作带动了市场的短期繁荣,把普洱茶的知名度推向神坛,但从长远看,不仅损害市场形象,也影响茶产业健康发展。
芳村茶叶城的闲置商铺。潮新闻记者 张蓉 摄
只顾眼前,忽视长远风险酿苦果
“金融茶”虽频频爆雷,却往往难以立案。过去半个月,几百名昌世茶涉事加盟商和散户到公安局报案,当地警方给出的答复是:这是茶商自发的市场行为,建议去厂家自行商议解决。
“炒茶类似炒房,房价涨跌属于市场行为,茶叶是同样道理。投资本身有风险,不能赚了偷着乐,赔了就讨说法。”广东省茶业商会会长王赐辉说。
“金融茶”抓住的正是人性的贪婪,入局者无不侥幸认为自己不是最后一棒。李莹形容自己“上头了”,“我知道这是一个赌局,但没想到,厂家这么快就不玩了。”
追求高额回报、忽视长远风险的苦果摆在眼前——从民事案件角度,维权确实困难。在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文豪看来,昌世茶团队已刻意回避法律风险点,比如,与加盟商签订的购销合同没有承诺回收的字眼。
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内,管理部门挂起警惕“高价回购”的横幅。潮新闻记者 薛文春 摄
“具有投资属性的‘金融茶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产品,但作为金融产品又没有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授权批准。”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龚楠表示,根据交易过程等,“金融茶”或涉嫌集资诈骗罪等刑事犯罪。
“广州荔湾发布”的发文则直指,盛行于茶市的“金融茶”骗局基本属于传统上所说的“滴水滚珠局”,是一种新型“庞氏骗局”;并提醒公众,品鉴、收藏茶叶时,应聚焦茶文化和茶本身的价值,拒绝“金融茶”投机活动,防范非法集资风险。
“把一个价值不高的物品、以暗示超高回报的手段卖给消费者,这已经构成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。”王文豪认为,当地政府应该有所担当,“该整治整治、该处罚处罚,下决心规范乱象。”
芳村茶叶批发市场。潮新闻记者 薛文春 摄
“芳村已经成了别人口中的慌村。”李莹坦言,尽管此前自己从“金融茶”中赚过钱,但她清楚“这是不健康的,钱不是这么挣的。”
和不少茶商一样,李莹也期待炒茶之风得到遏制,“不然,还会有更多人效仿昌世茶。”到那时,这杯“苦茶”谁会喝下?
(文中李莹、王斌、陆红丽均为化名)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